当前位置:
沈阳一机 > >
新闻中心 > >
vwin赌城
> > 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
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
日期:2010年07月05 来源:沈阳机床(集团) 关键字:机床
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
(1)粗基准的选择原列
①相互位置要求原则。选取与加工表面相互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以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的位置要求。套筒毛坯,以不加工的外圆1作粗基准,不仅可以保证内孔2加工后壁厚均匀,而且还可以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出大部分要加工的表面。
②加工余量合理分配原卿。以余量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以保证各加工表面有足够的加工余量。阶梯轴毛坯太小端外圆有的偏心,应以余量较小的58 rm外圆表面作粗基准。
③重要表面原则。为保证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均匀,应选择重要加工面为粗基准。床身导轨加工,为了保证导轨面的金相组织均匀一致并且有较高的耐磨性,应使其加工余量小而均匀。因此,应先选择导轨面为粗基准,加工与床腿的连接面,然后再以连接面为精基准,加工导轨面,这样才能保证导轨面加工时被切去的金属层尽可能薄而且均匀。
④不重复使用原则。粗基准未经加工,表面比较粗糙且精度低,二次安装时,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的实际位置可能与第一次安装时不一样,从而产生定位误差,导致相应加工表面出现较大的位置误差。因此,粗基准一般不应该重复使用。若在加工端面A、内孔c和钻孔D时,均使用未经加下的B表面定位,则钻孔的位置精度就会相对于内孔和端面产生偏差。当然.若毛坯制造精度较高而丁件加工精度要求不高,则粗基准也可重复使用。
⑤便于工件装夹原则。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尽量平整光}骨,投有飞边、冒口、浇口或其他缺陷,以便使工件定位准确、夹紧可靠。
(2)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①基准重合原则。直接选择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称为基准重台原则。采用基准重合原则可以避免由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台而引起的定位误差(基准不重合误差)。欲加工孔,其设计基准是面2,要求保证尺寸A。在用调整法时,若以面1为定位基准,则直接保证的尺寸是c,尺寸A是通过控崩尺寸B和c来间接保证的。
由此可以看出,尺寸A的加工误差中增加了一个从定位基准(面到设计基准(面2)之间尺寸B的误差.这个误差就是基准不重合误差。由于基准不重合误差的存在,只有提高本道工序尺寸c的加工精度,才能保证尺寸A的精度;当本道工序c的加工精度不能满足要求时,还需要提高前道工序尺寸B的加工精度,增加了加工的难度。用面2定位,则符合基准重合原则,可以直接保证尺寸A的精度。
应用基准重台原则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定位过程中产生的基准不重舍误差,是在用夹具装央、调整法加工一批工件时产生的。若用试切法加工,设计要求的尺寸一般可直接测量,不存在基准不重台误差问题。在带有自动测量功能的数控机床上加工时,可在工艺中安排坐标系测量检查工步。即每个零件加工前由cNc系统自动控制测量头检测设计基准并自动计算、修正坐标值,消除基准不重合误差。因此,不必遵循基准重合原则。
②基准统一原则。同一零件的多遭工序尽可能选择同一个定位基准,称为基准统一原则。这样既可保证各加工表面问的相互位置精度,避免或减少因基准转换而引起的误差,又可简化夹具的设计与制造工作,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准备周期。
基准重合和基准统一原则是选择精基准的两个重要原则,但生产实际中有时会遇到两者相互矛盾的情况。此时,若采用统一定位基准能够保证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则应遵循基准统一原则;若不能保证尺寸精度,则应遵循基准重合原则。以免使工序尺寸的实际公差值减小,增加加工难度。
③自为基准原则。对于研磨、铰孔等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余量小而均匀,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定位基准,称为自为基准原则。采用自为基准原则时,只能提高加工表面本身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而不能提高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应由前道工序保证。
④互为基准原则。为使各加工表面之间具有较高的位置精度,或为使加工表面具有均匀的加工余量,可采取两个加工表面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方法,称为互为基准原则。
上一篇:加工顺序的安排 下一篇:
常见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
销售电话
机床营销
Tel:024-25340888
024-25341888
024-25340887
024-25341887
Fax:024-25341177
配件服务
Tel:024-25341716
024-25341717
Fax:024-25341718
维护改造
Tel:024-25340767
Fax:024-25341177
产品分类